|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柱滚子的尺寸、公差等级及其技术要求、测量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配套用和商品用圆柱滚子(以下简称滚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07.3—1996  滚动轴承  通用技术规则     GBFF4380—1984  确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两点、三点法(neqISO/DIS4292)     GB/T6930—2002滚动轴承词汇(1S05593:1997,IDT)     GB/T7811—1999  滚动轴承  参数符号     GB/T l8254—2000高碳铬轴承钢     JB/T 255—200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3034—1993  滚动轴承  油封防锈包装     JB/T6642—1993  滚动轴承零件  圆度误差测量及评定方法     JB;T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测量及评定方法     JB/T7361—1994  滚动轴承零件  硬度试验方法     JB/T8196—1996  滚动轴承  滚动体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8881--2001  滚动轴承零件渗碳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8921—1999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 3  术语、符号及定义(见图1)     GB/T 6930—200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GB/T 7811—1999中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滚子直径规值间距  roller  diameter  gauge  interval     滚子公称直径的允许偏差均匀划分的值。 3.2     滚子长度规值间距  roller,length  gauge  interval 滚子公称长度的允许偏差均匀划分的值 4         尺寸 滚子的外形尺寸按表1的规定. 5         技术要求 5.1   材料及热处理 5.2  公差 5.2.1 公差等级、形状公差、规值及表面粗糙度分成0、Ⅰ、Ⅱ、Ⅲ级,精度依次由高到低。     5.2.2  直径和圆度各公差等级滚子的规值批直径变动量、直径规值间距、规值、圆度误差按差2的规定。
 5.2.3 长度     各公差等级滚子的规值批长度变动量、长度规值间距、规值、端面跳动按差3的规定。 5.3 表面粗糙度     各公差等级滚子的表面粗糙度按表4的规定。 5.4  滚子表面形状     各公差等级滚子滚动面的形状以及凸度滚子、修形滚子的凸出量,按产品图样的规定。 5.5  残磁     滚子残磁限值应符合JB/T8196—1996的规定。 5.6  外观质量     滚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锈蚀,滚子工作表面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缺陷、锈蚀。 5.7  其他     对于特殊要求的滚子,可由订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6  检验及测量方 6.1  滚子直径及直径变动量的测量应在滚子中部用两点法进行测量。 6.2  滚子圆度误差的测量按附录A的规定。 6.3滚子长度及长度变动量的测量是将被测滚子放在仪器测头和被测轴线垂直的平面之间进行或用两点法进行测量。 6.4滚子端面圆跳动的测量:按图2a)所示的方法,将滚子置于V形块上,旋转滚子一周,测试仪所示的最大差值。断面有凹穴或大直径的滚子,可采用图2b)所示的方法,旋转滚子一周,取测试仪所示的最大差值之半。     6.5滚子倒角尺寸用样板比较检验。 6.6滚子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按JB/T7051—1993的规定。 6.7 凸度滚子、修形滚子凸出量的测量:将被测滚子放在量仪上,调整滚子使其圆柱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通过滚子轴心线的平面上,量仪测头在被测滚子外表面除倒角以外的全长范围内测量,测得的滚子两端与中部之差值。 6.8 滚子硬度的测量按JB/T7361—1994的规定。 6.9 滚子残磁的测量按JB/T 8196—1996的规定。 6.10滚子裂纹检查按JB/T1255—2001的规定。 6.11滚子的外观质量在散光灯下目视检查。 7  检验规则     成品滚子的检验规则按JB/T 8921—1999的规定。     检测滚子的最大测力:Dw<30mm时为1.2N:Dw≥30mm时为2N。 8  标志 8.1  标志内容     a)名称:圆柱滚子。     b)滚子公称尺寸:直径x长度,单位(mm)不标志。     c)滚子公差等级:分别按(0)、  I、II、Ⅲ标志。     d)滚子直径规值和滚子长度规值,单位μm不标志。     e)滚子所符合的标准编号及补充技术条件代号。8.2  标志方法
     在滚子的订货单、合格证、包装物等需标志的地方,按8.1的内容及顺序标志,每项之间空一格。8.3  标志示例
     示例1:圆柱滚子  5x8  Ⅲ  +3/-8  GB/T4661—2002     表示符合GB/T4661—2002的圆柱滚子,公称直径为5mm,公称长度为8mm,公差等级为Ⅲ,滚子直径规值为+31μm,滚子长度规值为-8μm,滚子的实际平均直径在5.001mm~5.005mm之间,滚子际长度在7.982mm―8.002mm之间。     示例2:圆柱滚子  20x20  II  -3/-18  GB/T4661—2002     表示符合GB/T4661—2002的圆柱滚子,公称直径为20mm,公称长度为20mm,公差等级为II,滚子直径规值为-31μm,滚子长度规值为-18μm,滚子的实际平均直径在19.9955mm-19.9985mm之间,滚子实际长度在19.975mm—19.989mm之间。  9  包装9.1  经检验合格的成品滚子,应按JB/T3034—1993的规定进行防锈、包装。包装时,应把不同尺寸、不同公差等级、不同规值的滚子装入不同的容器(盒)中,不得混装。
 9.2  在滚子的包装容器(盒)外面,应标明滚子的标志、材料、数量(或质量)、制造厂名称或商标、批号和包装日期。  10  储存     滚子经防锈包装后,在遵守JB/T 3034—1993规定的运输和库房保管条件下,应保证从出厂之日起12个月内不生锈。   |